自制扫描隧道显微镜需要克服的问题

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在于量子隧穿效应。即当针尖靠近材料表面时,材料中的电子会克服针尖和材料之间的势垒发生量子隧穿效应,如果针尖后端形成回路,就可以测量到隧穿电流。隧穿电流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:针尖距离材料表面的距离、针尖上所加的偏置电压、材料表面电子态密度大小等。假设材料表面是原子级平整的,如果保持针尖距离不变,随着针尖在材料表面的移动,就能“感应”到材料表面电子态密度的变化,从而推断出原子的分布。如果保持针尖隧穿电流不变,那么就要随时调整针尖高度,同样针尖高度变化能够“感应”出材料表面的“凹凸不平”,也能给出原子的分布。同理,还可以改变偏置电压,即在保持高度不变状态下,改变隧穿势垒高度,那么就能得到不同能量电子隧穿信号,从而推测材料中的电子能量谱线,又称扫描隧道谱。

1.针尖必须足够尖,原则上针尖上只有一个原子###好,但一般都是由几个甚###几十个原子,针尖的形状要足够尖,也就是曲率要足够小,这样才能具备原子分辨率;

2.控制针尖要足够###,一般采用的是压电陶瓷步进电机控制针尖移动,单位移动距离可以在原子尺度量级,无论是针尖高度还是针尖平面扫描的精度,都要达到这个级别。这意味着要尽可能隔绝振动,需要很稳定的光学平台和多级防震装置,有时甚###需要放置在隔声间里面;

3.热稳定度要足够好,在室温下因为温度高,热效应就强,比如针尖和设备的热胀冷缩效应,比如针尖在材料表面的热漂移,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。

4.电流测量要足够好。隧穿电流原则上是很小的,我们常用的电流表很难测清楚,需要通过放大电路把获得的电流信号逐级放大,###终让终端测量仪器能够轻易分辨隧穿电流的变化。

5.材料表面要足够平整。如果是室温下在大气环境放入样品,那么样品表面难免会有所污染,而且表面的褶皱、台阶、缺陷也是对针尖极其不利的,往往在大范围扫描针尖时会破坏针尖,###终只能重新做实验。

因此,要获得分辨率高的原子像或高精度的隧道谱,一般需要原位解离样品或者样品是原位生长的薄膜,还需要隔绝机械振动和声音,还需要低温环境来隔绝热效应。但这并不是说常温常压下扫描隧道显微镜就不能工作,实际上很多实验室的演示用STM就是在室温下操作的。

首页 > 电工基础 > 日期:2022-6-25 来源:Internet 作者:yq 浏览量: